COP27 減緩:數據驅動的方案能否幫助打破損失和損害的僵局?

乾旱、海平面上升及巴基斯坦最近發生的洪水等極端天氣災害造成的損失和破壞成為了在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COP27)的熱話。儘管多年來以應對損失和損害的財政承諾和舉措不斷演變,但關於行動計劃的共識和正式協議仍需改善。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哥本哈根氣候中心 (UNEP CCC)的高級研究員 Fatemeh Bakhtiari女士剖析了監管架構,討論了主要的分歧點,並提出了數據驅動方法的案例。

2013年華沙國際機制(WIM)和2019年聖地亞哥網絡(SN)的成立是損失和損害的兩個主要階段。他們的進展如何?

華沙國際機制 (WIM) 的成立是為了促進對話並驅使受虧損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採取行動。背後的目的為了發展中的國家,尤其是小島嶼國家,它們的排放量最少,但受到氣候的影響尤為嚴重。自華沙國際機制成立以來,為損失和損害提供具體撥款的提議又再次在氣候變化峰會上提出。七十七國集團(G77) 談判組和中國代表團的主要呼籲之一是建立一個專門的損失和損害融資機制。值得注意的是,它應該是一個全新的獨立資金渠道,不會以犧牲當前用於適應和減緩的融資為代價。遺憾地,由於已發展國家擔心持續的法律責任和賠償而反對,因此該融資機制從未建立。 

就於 2019 年成立的聖地亞哥網絡 (SN) 而言,它旨在動員廣泛專家和組織以提供技術援助,幫助制定解決方案,為更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解決虧損問題。然而,關於聖地牙哥網路應如何構建的意見使該倡議仍處於停滯狀態,使現時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面臨著其營運的壓力。

私人和非政府機構 (NGO) 在為損失和損害提供資金的解決方案中能否發揮作用?

的確,非政府機構在這一領域積極展開工作,主要為脆弱的小島嶼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籌款。然而,非政府機構通常都沒有政治監管或支援。因此,儘管他們為眼前的災難籌款的能力受到廣泛認可,但他們的長期影響力有限。損失和損害不僅僅對氣候變化有直接和即時的影響;它還涉及緩慢發生的氣候變化現象,例如海平面上升及其對脆弱國家的間接影響。為此,我們需要長期的解決方案並獲得高级别的融資渠道。到目前為止,人們一直也依賴於創建基於保險的貸款機制,來幫助發展中企業應對虧損的經濟影響。長遠來看,昂貴的還款溢價往往會加劇財務問題;因為它增加了較貧窮國家面臨的債務困境風險,將公共資金從最需要的地方轉移出去。因此,對於面臨更高虧損風險的較貧窮發展中國家,可以理解為何撥款機制是首選的融資方案。

但這不僅僅是資金問題;它還涉及分享專業知識和開發解決方案的問題。這是私營部門可以產生重大影響的地方,特別是因為他們現在必需遵守可持續性披露報告和淨零目標。隨著可持續發展知識的完善,私營部門的專業知識有望將敏捷性和商業規劃的技能帶入方案中。

就推動損失和損害解決方案向前發展而言,治理有多重要?

治理對於推動事情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果以聖地亞哥網絡為例,我們在它全面運作之前仍然有幾個要點需要商定,例如是它的結構和職權範圍。分歧點包括發達國家建議華沙國際機制執行委員會作為聖地亞哥網絡的顧問委員會。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堅持認為諮詢委員會應該完全獨立,並以技術援助為重點。此外,發展中國家希望在選擇委員會之前確定聖地亞哥網絡的職權範圍,因為他們不希望會過度影響有關營運細節的決策。 

對於華沙國際機制執行委員會而言,治理也被證明是一個分歧點所在,尤其是在其運作所依據的制度方面。發達國家更希望將華沙國際機制執行委員會納入巴黎協定下運作,該協定側重於避免、盡量減少和解決損失和損害,但目前不包括任何責任和賠償。發展中國家表示,華沙國際機制執行委員會應該在《巴黎協定》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下運作,以獲得更廣泛的支持; 因為並非所有國家都簽署了《巴黎協定》,而且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對資金的關注度更高。如果不做出這些治理決策,就很難看到進展。我們將看到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是否解決了這些問題。

透明度架構增強的作用是什麼?更依賴可靠的數據如何改善損失和損害識別的前景?

《巴黎協定》第 13 條加强了的透明度架構。它涉及監測和報告國家層面的氣候變化減緩、適應和實施的進展情況,將各國的報告作為可持續性目標的一部分。然而,雖然損失和損害報告被認為是全球評估的一部分,但沒有具體的工具來衡量其影響。因此,儘管一些國家在其國家報告中包括了損失和損害,但信息的質量和範圍卻大相徑庭。雖然聯合國環境署哥本哈根氣候中心(UNEP CCC) 在透明度履約氣候研討會報告(ICAT) 項目下製作了評估損失和損害的範本,但目前仍沒有官方指引。 

當然,數據方面存在許多挑戰,包括估算成本、跟踪資金流動、衡量趨勢以及為損失和損害設計適當的政策。在成本估算方面,亦缺乏穩健方法及數據集整全。問題在衡量影響整個經濟的間接損失和損害影響時變得更加嚴重,其中成本往往比直接影響成本更多。追踪國內、國際、私人和公共資金的流動同樣具有挑戰性,因為目前還沒有共同對損失和損害的定義。納入基於保險的資金以及沒有獨立融資渠道的事實進一步降低追踪資金流動的能力。在衡量趨勢方面,也缺乏計算慢性氣候影響的工具,特別是對整個經濟的間接影響方面。同樣地,專門針對損失和損害的政策措施仍然尺欠缺。

總括而言,需要確定定義並改進數據,政府才能夠更準確地將氣候變化的直接和間接後果幣值化。改善方法並量化虧損有助於明確瞭解,並最終將損失和損害堅決列入政治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