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振雄在A +雜誌(2016年3月刊)發表文章:“香港稅制需要與時並進”

香港會計師公會稅務師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暨瑪澤香港稅務合夥人譚振雄在A +雜誌發表文章:“香港稅制需要與時並進”,全文如下:

香港實施的簡單稅制及低稅率,一直行之有效,是香港其中一個引以為傲之處。然而,有關的稅務條例已差不多四十年不曾深入檢討,香港往往採取一種「如果沒有壞,就不要去修」的態度,只有在回應不同利益集體的遊說或壓力時,才會對條例作出零星的修改。

如果我們假設現行法律框架是沒有問題的,則未必正確,而事實上,這已引起稅制產生一些不連貫。舉例說,目前適用於法團的利得稅稅率為16.5%,而適用於法團以外的業務的稅率為15%,大家都奇怪為何有此差異。

香港的經濟模式已由生產主導蛻變為服務業主導,並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現更多為中國日漸壯大的經濟和工業發展,籌集資金。可是,區內其他地區開始挑戰香港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與此同時,在環球的層面,香港一些主要的貿易夥伴採取共同行動,尋找保障他們自己的稅收基礎,這對香港作為低稅率地區的長期角色和優勢可能有所影響。

主要國家已經施加壓力,防止企業將利潤從他們國家轉移到被視為低稅的地區。由經合組織領導的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行動計劃,把很多重點在轉移定價,電子經濟,常設機構和反濫用稅收協定的範疇上。其中一個主要目標是盡量保持徵稅權與被認定是經濟活動主要中心的一致性。一些行動計劃早在今年已執行,在計劃全面實施後,可能會減低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商業和投資的中介角色的吸引力,相關的經濟活動因而減少。

此外,其他國家逐步降低他們的企業所得稅率。舉例說,在市場和經濟發展良好的英國,企業所得稅已減至20%,到了2020年將進一步下調至18%。在周邊地區,稅率也在下跌,例如新加坡和台灣,稅率已減至17%。在流動的全球經濟中,企業可以很容易便把業務轉移到其他已發展的市場。換言之,香港低稅制的吸引力已大為失色。

政府成立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在第一階段的報告中,建議政府避免過度依賴直接稅。由於預料長遠對稅收的需求,我們必須繼續討論擴大和穩定稅基的方案。多年前銷售稅的建議雖然只得到有限度的支持,但應該再行檢討,當然這不是唯一的方案,也要研究其他擴大稅基的方法。

雖然稅基不是唯一的課題,但我相信現在是作出檢討的好時機,檢視需要推行什麼的改革,以改善稅制,進一步發展經濟,以及拉近社區關係。

目前已有充足的證據說明我們有需要推動稅制與時並進。我們希望政府可以考慮成立稅務政策組,成員應包括稅務專家,經濟學者,學術界人士以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稅務局和投資推廣界的代表。稅務政策組的功能,是對香港整體稅制的競爭力作出研究和建議,並就“稅務條例”作出檢討和建議,以適應今日商業模式,並提高稅務處理方法的清晰度。

按此閱讀英文全文。

*******

出處來源: A+ 雜誌, 2016 三月刊

Want to know more?

譚 振雄
譚 振雄 資深顧問, 稅務諮詢服務部 - 香港

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