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變化的因素:消費者偏好或政策?
過去十年,對氣候變化的關注穩步上升,在法國、德國、西班牙、英國、巴西、澳大利亞[1]和許多其他國家,大多數人都將其視為迫切要解決的安全威脅。自然災害,如2020年的澳洲山火,和 「週五為未來而戰」等運動有效地贏得了這場爭論。今天,氣候變化是一個迫切的問題,但當涉及到汽車和物流業時,這種關注如何在消費者的選擇中體現出來?
根據目前趨勢,到2050年,地球將升溫三度以上。「一切照舊」意味著海平面上升以及極端天氣風險加大。作為回應,越來越多的政府和公司已經宣布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和戰略。但是,這對那些從事移動出行業務的人來說意味著甚麽?他們如何才能為低碳化盡最大的努力?新冠肺炎疫情對可持續發展計劃的範圍、規模和速度又有甚麽影響?
我們從廣義上定義移動出行,即人員、貨物和服務的流動。我們沒有聚焦於某個特定行業,而是將其視為一個生態系統:汽車、物流、航空航天、公共交通和其他行業一起工作,以實現地方、國家和跨國的變革。
運輸業是一個要對全球百分之十六溫室氣體排放負責的行業,而且其排放正在上升。實現凈零排放意味著交通和整個移動出行生態系統必須扭轉這一趨勢。
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之一,是盡可能快地降低可持續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價格。Mazars集團合夥人兼運輸和物流業主管Remco Schoonderwoerd說:「當這個行業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提供貨物和服務,且比其他方式更便宜,或者至少成本相當時,大的改變就會到來。」Mazars集團合夥人Bongiwe Mbunge說:「當更多人能夠負擔得起時,可持續解決方案將變得更具包容性。」
這將是一項挑戰,因為大多數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和技術仍然比傳統的替代品更昂貴。消費者和客戶對價格仍然很敏感,而且利潤很低。但通過與客戶合作和實驗,移動出行生態系統可以降低可持續解決方案的成本,以幫助緩解全球氣候變化,並實現凈零排放。
與客戶合作:許多物流供應商,尤其是小型供應商,只有滿足大公司採購政策定明的標準,才能贏得合同。這意味著,如果採購團隊為潛在合作夥伴制定有效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大公司就有權力制定可持續發展的核對表以激勵低碳化的行動。Schoonderwoerd指出,這些團隊的作用不容低估:「大多數物流公司沒有內在動力來大幅減少碳排放,這就是為甚麽他們往往需要客戶要求或其他一些經濟激勵,才能採取必要的措施。」
物流供應商若希望在改善可持續性的同時不失去競爭優勢,可以要求其客戶的採購部門提高對所有供應商的標準。這可能意味著為駕駛車隊而設的新排放標準,由替代能源驅動的汽車,或長遠的低碳計劃。Schoonderwoerd解釋說:「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意味著客戶和供應商一起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例如,一家物流公司通過向大客戶尋求合同保障,得以投資於電池驅動的船隻(見「老經驗的新啟示如何幫助物流公司在可持續性方面獲勝」)。
跨行業合作:Schoonderwoerd說:「當我回顧過去數年,思考甚麽對物流業的可持續性產生了真正的影響時,發現是公司之間的合作。一些物流公司正在合作分享貨物的負載和容量,從而減少貨車的數量和旅程的長度。例如,一家公司在荷蘭各都開展了配送中心網絡,以整合公司之間的交付。」類似情況也在其他行業發生—例如汽車業正在研究共同擁有共享汽車企業的公平份額。
大膽的實驗:有遠見的公司將試用不同技術和工具以支持可持續性。航空公司正在合作尋找煤油的潔淨替代品,並研究將風能和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轉換成燃料的技術。汽車公司和供應商正在嘗試推出更輕巧的設計、材料和商業模式,如共享汽車,就能提升汽車的使用效率。
Schoonderwoerd最近與物流公司合作,嘗試用技術監測貨車司機,以提高燃油效率和減少排放,以及嘗試以無人機送貨和推出混合人為駕駛和自動駕駛卡車的車隊。這些公司可以通過向行業傳達結果來改善整個生態系統。Mazars集團能源與環境業經理Julien Henault說:「如果運輸業最終使低碳替代技術比目前的技術更為便宜,這將歸功於像這樣漸進式的改進。」
政策推動變革:政府政策、投資、補貼和監管一直是變革的主要推動力。「在南非,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行為在很大程度是由合規性和聲望所驅動的。」Mbunge解釋說。政府投資也是一個關鍵的驅動力。2020年6月英國政府宣佈資助電動車充電和其他替代能源解決方案的研究。Henault解釋:「德國和法國政府也剛剛分別從其新冠肺炎恢復計劃中拿出90億歐元和70億歐元,用於建立一個從電解到最終應用,完整的歐洲氫氣價值鏈。」移動出行公司可以通過敦促政府走得更快更遠來支持碳減排。
在某些方面,新冠肺炎使過渡至可持續解決方案變得更困難。疫情在經濟上了衝擊了汽車製造商和航空公司,降低了其對昂貴的創新投資的欲望。疫情亦造成了對私家車和電子商務送貨的需求激增,導致了這些來源的排放增多。此外,經濟衝擊也削弱了購買力。
Mbunge指出,新冠肺炎造成的經濟困難可能使消費者和客戶不太可能接受可持續的選擇。「普通而言,消費者對價格的態度敏感。」她解釋:「五個月的大流行病和政策反應不一定會改變一百年來的購買決策模式。」
然而,這場大流行病使其他方面的過渡變得更加容易。通過揭示全球供應鏈的弱點,鼓勵公司考慮轉向更多的本地供應商,減少使用能源。疫情還為當地政府提供了機會制定政策,促使用戶實現可持續發展。「因為新冠肺炎,巴黎市長安裝了新的自行車路線。」Henault說:「這些路線增加了我駕車出行的時間,所以現在我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巴黎人和歐洲人正在轉向自行車,以努力避免擁擠的公共交通和堵車情況。這就是地方政府決策如何改變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例子。」
這也使得想象低碳未來變得更容易。封城令城市出現空蕩蕩的街道的極端景象,全球公路運輸下降了一半,商業飛行活動下降了四分之三。同時,在一些首都城市,地鐵和公交車的出行量分別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五和百分之八十五。許多人視之暗淡,但其他人卻從中看到了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的希望。
汽車、物流、航空業以及公共交通已經開始改變,以應對新的壓力和需求。本系列中的其他文章將評估未來移動出行將是甚麽模樣,以及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些甚麽。最後,Henault說:「要過渡至碳中和,將需要我們在生產和消費方式上進行深切轉變。」